全国人大代表薛济萍:多措并举应对欧盟“碳关税”
薛济萍提出五条关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建议:一是与欧盟保持“碳关税”沟通协商;二是鼓励构建绿色供应链;三是提高国内咨询机构国际认可度;四是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五是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及碳足迹测算
张天任介绍,面对欧盟新电池法要求,我国缺少国际认可的本土数据库作为支撑,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对此,张天任建议一将动力电池产品纳入我国2025年50个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名录;二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据库;三建立健全动力电池回收环节碳足迹计算标准;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实现国际互认,引导企业适应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全国政协委员李书福:夯实碳市场基础,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双碳
李书福提道,低碳发展仍需要政策保驾护航,国际“碳壁垒”渐行渐近,国内汽车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碳排放核算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此,他的建议一是建立汽车行业统一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并推动汽车产品碳足迹的国际衔接互认。二是优先促进《积分办法》与碳减排体系的衔接机制。三是加快出台重点行业碳减排扶持政策,并通过市场机制促进企业有规划的碳减排。四是加强数字化碳管理工具的规范化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
针对加速推动我国供应链绿色低碳化转型、提升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雷军建议,要加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推动国际衔接与互认;支持打造绿色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链内协同联通;探索建立绿色电力全国交易机制,促进链主企业引领供应链绿色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钟铮:健全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钟铮建议,要优先建立统一规范的家电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为企业及相关机构科学核算家电产品碳足迹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国际互认提供科学支撑;要完善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和制度,加快推进碳标签、减碳标识在家电等消费品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消费者选择绿色、低碳家电产品提供引导。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林: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
为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李东林建议,应加大对核心出口产品供应链碳减排政策支持,以及加强重大工程建设低碳化、绿色化示范引领;建立核心出口产品清单、供应链碳足迹数据披露规则,以及高质量本土化LCA数据库;因地制宜构建新能源电力能源供给体系;实现重大工程建设能源电力的低碳绿色、安全稳定供应。
全国人大代表钟波:引导外卖产业环保化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引导外卖产业环保化转型方面,钟波建议一是,完善我国关于绿色外卖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处罚机制与责任主体,加强有效监管。二是,对外卖包装进行约束与升级。目前外卖包装上过度包装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三是,加快建立起有效的外卖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四是,加强教育和宣传贯彻,强化消费者的环境责任感。
全国人大代表张春生:持续关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张春生深入调研成品油消费税和“两高”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准备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建议完善部分子税目征税范围、抵扣链条以及调整税费类别,充分调动成品油生产企业提质增效和地方政府监管的积极性。另一个是建议进一步细化明确“两高”项目划分标准,对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项目予以区别对待,并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汪东进:加大海底二氧化碳封存的政策支持
汪东进建议将海底二氧化碳封存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举措,系统性开展工程示范和产业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据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出台激励政策;充分考虑海上油气开发与海底二氧化碳封存产业化发展的协同作用;尽快启动海底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作为落实中美“阳光之乡”声明的重点项目,为中国疾都吞挤獯娌祷⒄固峁┯幸娼杓�
全国人大代表王焰新:加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
就双碳人才培养工作,王焰新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双碳产业目录,加强人才供给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双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编写高质量双碳教材,培育跨学科的双碳教师团队。三是优化高校双碳教育模式,更加紧密地对接产业需求。四是重视校园环境育人,支持有条件高校建设“近零碳校园”。五是打造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引导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双碳人才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李生龙:完善认购碳汇责任适用规则体系
李生龙建议要出台专门制度为认购碳汇责任适用提供保障,及时总结地方认购碳汇责任适用经验,尽早出台认购碳汇责任适用的专门制度,完善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生态环境司法规则体系。要明确认购碳汇责任适用顺位,厘清认购碳汇与其他侵权责任的关系。要加强认购碳汇责任适用技术支持保障,联合碳汇管理、交易及技术服务等部门,探索开设认购碳汇司法专用通道,加大碳汇产品司法认购技术支持和保障。
全国政协委员王志良:加快建立健全绿电抵扣碳排放机制
王志良建议加快出台绿电抵扣碳排放政策,从碳排放统计角度制定消费主体购买绿电抵扣碳排放制度,从全国及试点碳市场角度制定控排企业购买绿电折算碳排放履约制度。建议加快发布将绿电交易对应电量排除的电网排放因子,有效提升我国绿电的国际认可度。建议进一步加强部委间统筹协调,加快解决政策出台涉及的相关问题。